Palantir:被高估的AI泡沫,还是未来的企业软件之王?
很少有股票能像Palantir(PLTR)这样引发如此两极分化的看法。在其批评者眼中——包括最近《经济学人》杂志将其列为有史以来最被高估的公司之一的尖锐评论——它是投机泡沫的象征。而在其坚定的信徒看来,它是一家正在人工智能领域构建起坚不可摧的护城河的、一代人一遇的伟大公司。
在经历了一段剧烈波动后,投资者们正努力弄清一个核心问题:Palantir的天价估值,究竟是其卓越品质的体现,还是一个等待破裂的泡沫?答案取决于你关注的是公司的过去,还是其迅速演变的未来。
看涨观点:商业巨兽的觉醒
多年来,围绕Palantir的主流叙事很简单:它是一家神秘而强大的政府承包商。虽然这部分业务至今仍是其稳定的基石,但如今真正激动人心的,是其商业部门的爆炸性增长。
在最近一个季度,Palantir的美国商业收入惊人地飙升了93%,与美国商业客户新签合同的总价值更是翻了三倍。这不仅仅是增长,这是一场行业地震。从能源巨头英国石油(BP)、汽车领袖斯泰兰蒂斯(Stellantis),到航空航天公司空中客车(Airbus)和矿业公司力拓(Rio Tinto),各行各业的蓝筹巨头们不仅在签约,更在将Palantir的软件深度整合到其核心运营中。
这一成功背后的秘诀是Palantir的“本体”(Ontology)平台。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公司的“中央神经系统”。它能将一个组织混乱、孤立的数据——无论来自电子表格、数据库还是老旧系统——编织成一个单一、连贯的蓝图。就像福尔摩斯将零散的线索连接起来破案一样,Ontology平台让企业能够洞察全局,并提出复杂的问题。在摩根大通,它能模拟一次降息对数千个投资组合的影响;在美国国防部,它能判断500名士兵是否能在48小时内于特定地点集结完毕。
这个平台创造了一条由软件驱动的强大护城河。一旦像沃尔格林(Walgreens)这样的公司用它在数千家门店中实现了数十亿次日常决策的自动化,其转换成本将变得极其高昂。竞争对手可以尝试复制单个组件,但要重现这种无缝集成和深厚的行业知识,是一项巨大的挑战,这也使得Palantir成为企业软件领域“粘性”最高的业务之一。
看跌观点:令人望而却步的天价估值
尽管增长惊人,但怀疑论者认为,投资者正在为一个“完美”的预期支付价格,这个价格没有留下任何犯错的空间。其估值对许多人来说仍是一个巨大的障碍,它所反映的乐观情绪,已经提前预支了未来数十年的无瑕疵执行。
风险并非微不足道。该公司的传统业务仍然深度依赖于不稳定的大额政府合同,这些合同可能难以预测。尽管商业领域在增长,但政府支出的放缓仍可能产生重大影响。
此外,一个持续存在的批评围绕着公司大量使用股权激励。批评者认为,这种做法稀释了股东价值,并常常指出内部人士的抛售行为,表明最了解公司的人正在高位套现。对于看跌者来说,这些残酷的财务现实,是与激动人心的增长故事形成鲜明对比的一剂清醒剂。
来自网络社群的看法
网络投资社群正是这场激烈辩论的完美缩影。这里有一支名副其实的“多头大军”,他们相信Palantir正在为现代企业构建基础操作系统。他们拥护公司的技术优势,为每一个新合同的签订而欢呼,并将任何价格下跌都视为长期的买入机会。在这群人看来,其人工智能平台(AIP)的潜力是一个能够改变游戏规则的存在,而市场至今仍未完全理解其价值。
在另一边,是一群高声疾呼的批评者,他们执着地关注着数字。他们在论坛上贴满了关于股权激励和估值倍数的图表,认为公司的基本面根本无法支撑其股价。对他们而言,这家公司就是一个金融纸牌屋,而那些信徒们则深陷于一场由炒作驱动的幻想之中。
归根结底,投资Palantir是一场对愿景的赌注。它是一个“一体两面”的公司故事:一面是强大、成熟的政府承包商,另一面是高速增长的商业AI奇迹。对投资者而言,问题在于哪个故事将定义它的未来。你是选择押注于其不可否认的增长和正在构建的深厚技术护城河,还是会因其高昂的估值和财务上的危险信号而踌躇不前?你的答案将决定,未来你会将Palantir视为一支你为卖出而后悔的股票,还是一支你庆幸自己明智避开的股票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