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igma风光不再:为何“木头姐”偏要抄底这只跌落神坛的IPO明星股?
就在几周前,Figma(FIG)还是华尔街的宠儿,一个在寒冷市场中逆势而上的“炙手可热的IPO”。在25-28美元的定价区间之后,它开盘即暴涨至85美元,首日交易收盘价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15.50美元。早期入场的投资者欣喜若狂。
然而,随之而来的是它的第一份财报。以及,一次残酷的现实检验。
如今,该股经历了一轮痛苦的“过山车行情”,股价断崖式下跌至50多美元的区间,让投资者措手不及,并留下一连串疑问。市场情绪激烈地分为两派:这究竟是一次彻头彻尾失败的IPO,还是长期投资者梦寐以求的“悲观情绪顶点”?
为这场大戏增添一抹有趣转折的是,方舟投资(ARK Invest)的著名科技投资人“木头姐”凯茜·伍德(Cathie Wood)据报道已开始逢低买入。这上演了一场经典的华尔街对决:一边是紧盯电子表格的估值鹰派,另一边是着眼长远的颠覆性创新多头。
让我们深入剖析这次崩盘,并分析为何在他人眼中一团糟的局面里,木头姐可能看到了一件杰作。
这份财报:不够“完美”即是原罪
对于一支为“完美”而定价的股票来说,Figma的首份公开财报犯下了一个不可饶恕的大罪:它仅仅是“还行”。
- 所谓的“未达标”: 第二季度营收为2.496亿美元。虽然这代表了同比41%的强劲增长,但却略低于其自身指引的上限(2.5亿美元)。对于一支高溢价的股票,投资者不仅期待超出预期,他们更要求“大幅”超出并上调指引。一次轻微的未达标被市场视为一次重大的失败。 
- 增长放缓的“致命一击”: 真正致命的是业绩指引。管理层预测第三季度营收增长仅为33%。这一数字相比第二季度的41%足足下降了8个百分点,给市场带来了巨大冲击,暗示着高速增长的日子可能比预期中更早结束。 
- 估值之问: 正如Seeking Alpha的分析文章(《Figma:财报后崩盘》)所指出的,一家增长超过30%的公司依然很棒。但它是否值得拥有高达远期收入约30倍的、令人咋舌的估值?市场响亮地回答:“不值。” 
空头论点:它将是一只“僵尸股”
目前反对买入Figma的论点简单直接,且极具说服力:
- 天价估值: 即使股价腰斩,从传统指标来看,它依然贵得离谱。空头认为,在估值进一步压缩之前,风险回报比严重偏向下行。 
- 增长放缓: 增长放缓并非偶然,而是一家公司走向成熟的必然特征。这使得用“不惜一切代价追求增长”的估值模型来为其辩护变得极其困难。 
- 日益激烈的竞争: Figma并非在真空中运营。Adobe依然是强大的传统对手,而一波由AI驱动的、更灵活的新兴设计工具正在崛起,不断蚕食其市场份额。 
- 投资者情绪恶化: 从Reddit论坛和X(前推特)上可以看出,许多散户投资者的情绪已经变坏。该股被贴上了又一个“被过度炒作的IPO”的标签,许多在高位买入的人现在正寻求退出,从而形成了抛售压力。空头普遍认为,在市场预期被完全重置之前,这支股票在未来几个季度将是“僵尸股”,毫无生气。 
多头论点:“木头姐”的投资逻辑
那么,为什么像木头姐这样有远见的投资者会在此刻入场?因为ARK的投资逻辑着眼的不是下一个季度,而是未来十年。
- 颠覆性产品为王: ARK的核心关注点是颠覆性创新。而Figma的产品,是公认的卓越。其基于网络的协作平台从根本上改变了设计行业,创造了一种病毒式的、自下而上的用户采纳模式,让整个软件行业艳羡不已。这就是它的“护城河”。 
- 净收入留存率的力量: 尽管增长在放缓,但公司报告的净收入留存率高达129%。这是一个黄金指标。它意味着,平均而言,现有客户今年的花费比去年多了29%。这是一个强大的、内置的增长引擎,标志着极高的客户忠诚度和成功的向上销售。 
- 尚未被完全开发的平台潜力: Figma正在推出Figma Draw, Make, Sites, 和 Buzz等新产品。虽然它们目前的财务影响微乎其微,但木头姐着眼的很可能是其长期潜力。她押注的是,Figma不仅仅是一个设计工具,它正在演变为一个端到端的协同工作平台,一个创意团队的“中枢神经系统”。 
- 在恐慌中买入: ARK的策略常常包括在其深信不疑的投资标的“打折”时买入。他们将市场对业绩指引下调的短期恐慌,视为一个增持他们心目中未来行业主导者的长期机会。 
结论:两种时间线的故事
Figma的股价故事,是一个关于两种投资时间线的经典案例。
如果你的投资时间线是未来六个月,那么空头的论点极具说服力。这支股票价格昂贵,增长正在放缓,市场情绪低迷。在市场等待一个更具吸引力的入场点时,它很可能会横盘甚至继续走低。
但如果你的时间线是未来五到十年,那么以木头姐为代表的多头观点就变得极具吸引力。你押注的是一款备受喜爱的产品的力量、它的平台扩张潜力,以及当下的“现实考验”早已成为遥远记忆后,它维持强劲、可盈利增长的潜力。
Figma的灵魂之战已经打响。未来几个季度将至关重要,它将证明Figma究竟是又一个被过度炒作的IPO,还是一个刚刚起步的、真正的行业颠覆者。


